您的位置:首页 > 篮球战报 > NBA

杨瀚森低于预期还是预期摆错了位置

  • 2025-10-30 22:47:00|
  • 作者:|
  • 来源:360直播网
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北京时间10月30日,NBA常规赛开拓者队迎来三连客的最后一战,对阵犹他爵士。双方鏖战到最后3.9秒,最终,开拓者有惊无险以136比134战胜爵士,收获两连胜。本场比赛杨瀚森登场3分47秒,2分1失误,得到两次个人犯规,正负值为-4。 新华社照片,开拓者队球员杨瀚森(中)与队友在替补席观战。 截至当天,杨瀚森常规赛5场比赛合计出场29分钟,合计9分、4篮板、2盖帽,投篮9投2中(22.2%)、三分3投0中、罚球6罚5中(83.3%)——防守干扰能力是其最大的亮点,身体对抗与犯规控制仍需适应。我贴一下每场比赛的明细(来自开拓者队官方赛后技术统计): 开拓者目前以多中锋轮换推进:多诺万·克林根先发,杨瀚森为第一替补(罗伯特·威廉姆斯伤停),杜奥普·里斯作为继续补位。当下杨瀚森的定位更倾向于护筐+设立掩护+顺下、短顺传球的职责,持球时间极短,这样的角色在短时间里想靠时间去堆数据是不可能的。 但季前赛的表现已经证明他具备可开发的投射与短顺传球的能力(对国王一战第三节拿了14分,整场17分钟16分4板3帽,三分2中)。现在的问题是:杨瀚森在哪些环节“卡”住了?我的观察是,杨瀚森当前的主要挑战集中在三点: 其一,对抗与下肢力量。选秀前就有球探质疑他的爆发力与低位对抗是否能尽快适应NBA这一级别。从犯规和篮板两个数据来看,他在拼对抗与卡位的细节上仍需要时间把自己的力量提升上去,不过这是大个新秀到NBA普遍要补的课。 其二是投篮选择与节奏。常规赛至今9投2中、三分3投0中,更多是时机与节奏未完全适应——出手多来自零散回合而非为他量身定制的战术。杨瀚森投射能力是有的,但是需要在更快的时间、更小的空间里做出更果断、更有效的选择。 其三是经验与犯规控制。轮换位置决定了他经常在“高强度、短时间”的登场环境下面对比他更成熟的内线,提前站位与快速回防是减少无谓犯规和“被打爆”的关键。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23日,开拓者队球员杨瀚森(前右)与队友夏普(前左)在赛前击掌。当日,在2025-2026赛季NBA常规赛中,波特兰开拓者队主场114比118不敌明尼苏达森林狼队。开拓者队中国球员杨瀚森替补出战,迎来自己的NBA常规赛首秀。 新华社/美联 有球迷说杨瀚森的表现“低于预期”,在我看来,这要看你把“预期”放在什么高度了。 开拓者在首轮16位选择杨瀚森,确实让外界“哗然”。如果以此衡量,开季场均只有6.3分钟、1.8分,很多球迷自然会觉得“略感失望”。若把预期放在球队内部规划——开拓者把杨瀚森当作长线培养的替补5号位,在克林根打底的体系里,先让他把护筐、掩护、短顺处理做到稳定,再逐步解锁外线投射,这一点季前赛的时候球队就已经表过态。如果以此衡量,那开季的这几场比赛“低数据、出手少”并不令人意外。 无论如何,现在下定论为时尚早。首先样本太少:总计29分钟、9次出手很难代表真实水平。开赛的这5战全部是强度不低的西部对手(森林狼、勇士、快船、湖人、爵士),且他更多在替补与比赛碎片时间登场,容错率与参与度都有限。此外,教练组在季前赛反复强调他“正在变得更好”,相信球队内部对他的培养方向是比较清晰的。 著名篮球评论员苏群认为,杨瀚森目前处在轮换末端,球队更常用小阵容或其他中锋——开拓者开季的中锋序列以多诺万·克林根为主,另有杜奥普·里斯,再配合格兰特、卡马拉的小球5号位形态。等到亨德森和罗伯特·威廉姆斯回归,轮换阵容必然受到挤压。正如苏群所言,杨瀚森被挤到第12人、下放发展联盟的可能确实存在。而现在就是杨瀚森的窗口期,他需要抓住每一次上场。 当然,发展联盟对一名20岁内线新秀并非“负面标签”,而是补强对抗、体能与犯规控制的有效路径。球队是否“下放”,取决于接下来两三周训练、比赛的评估与健康名单变化,而不是单以“一两场低数据”做决定。 从CBA的技术型中锋到NBA的功能型轮转,任何大个新秀都要经历“强化身体”、“适应节奏”、“阅读比赛”的三重适配。杨瀚森的优势并不难看见:柔和手感、顺下接球能力与传球视野;他的短板也很明显:下肢力量与对抗、决策速度、犯规控制。不过好在,他的缺点恰恰是可以通过训练提升的,而非天花板的问题。 如果你不是用“首轮16顺位”来衡量,而是按“新秀替补中锋的成长曲线”来衡量,杨瀚森正在按部就班地成长。 原标题:《杨瀚森低于预期?还是预期摆错了位置?》 栏目主编:陈华 本文作者:解放日报 姚勤毅 题图来源:新华社

回顶部